日期: 2019-11-02 17:04:09
用“磨刀不誤砍柴工”來比喻湘鄉市育塅鄉雙橋村的“廁所革命”工作非常恰當。該村6月下旬試點打造農戶廁所三格式化糞池示范樣板,同步開展宣傳發動工作。從7月下旬全面鋪開施工,到9月上旬為止,共計50天左右,417座農戶化糞池實現應改盡改,且全部合格,無一返工。10月31日,湘潭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到育塅鄉調研“廁所革命”工作時表示,育塅鄉及雙橋村的做法可復制、經驗可推廣,“廁所革命”的“雙橋村經驗”為湘鄉市乃至湘潭市各鄉鎮、村樹立了好榜樣。
今年,育塅鄉首次接受“廁所革命”任務,計劃改造545座農戶化糞池。為了因地制宜摸索經驗,給今后全面鋪開“廁所革命”工作提供示范樣板,鄉黨委政府經過慎重考察研究,決定選擇正在創建“省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”的雙橋村整村推進;如果改廁指標有剩,再給鄰近的花坪村。
5月份接到這個任務后,雙橋村總支書記劉德奇帶領村“兩委”成員到周邊已經開展過“廁所革命”的鄉鎮參觀學習 ,重點咨詢可能導致工程質量不過關的主客觀因素,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或現象。在6月份舉辦的湘潭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業務培訓活動中,村“兩委”成員認真學習了農戶化糞池無害化改造技術要領。“只有自己學透了、弄懂了,才能有底氣指導、監督施工隊。” 劉德奇說。
在選擇施工隊的過程中,育塅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會同雙橋村“兩委”干部嚴格把關,從幾家報名的工程隊中挑選了技術力量強、口碑好的一家。為了杜絕“新建三格化糞池、保留原有敞口池”的現象發生,雙橋村嚴格執行“原池改造”的原則。如果原池位置不合適,則予以填覆另行選址。
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后,6月下旬,劉德奇自家及4戶鄰居率先改造化糞池,為全村樹立樣板。
劉德奇家住房、雜屋與另外4戶村民的住房、雜屋分別挨得很近,共同圍滿了一塊長方形空坪的三邊,另一邊是村道。各家各戶的墻根都有一個化糞池,而由于每戶人家住房、雜屋的朝向和結構有所不同,導致部分化糞池距離其他住戶的正門只有5米左右,甚至更近。盡管以前這些化糞池都加了水泥蓋板,但并未密封,高溫時節難免臭氣襲人。尤其是某戶人家掀開蓋板舀糞水澆地時,其他所有人家都得“受罪”。年已古稀的鄰居李繼平老人說:“以前每到熱天,廁所里蚊子蒼蠅密密麻麻,進去解手必須帶蒲扇;而且,化糞池里蛆蟲翻滾,不時爬到周邊空地上來,非常惡心。如今,密封的三格式化糞池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,大大提高了住戶們的生活質量。”
自從劉德奇和鄰居家的三格式化糞池7月份投入使用以后,每天都有村民前來參觀,改廁的積極性大幅提升,爭先恐后到村委會報名,每天50余人的施工隊仍應接不暇。
但是,仍有10余戶村民覺得改造化糞池沒必要,對村、組干部苦口婆心的宣傳置若罔聞。于是,村“兩委”成員分頭找到這些戶主,帶領他們到就近的農戶家參觀,比較三格式化糞池與原始敞口糞坑的優劣。“說一千道一萬,不如實地看一看。”這些農戶的思想工作終于迎刃而解,讓全村農戶廁所化糞池實現應改盡改,共計417座。
施工過程中,育塅鄉政府委派了專職人員進行現場指導、督促,以確保質量,并會同村、組協調施工隊與農戶之間的關系。同時,雙橋村以總支書記劉德奇為主,村“兩委”成員也一齊抓工程質量。從選址到挖坑的深度、寬度,從澆筑化糞池水泥預制板到拼裝、密封;從查漏補缺到保養維護,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一絲不茍,確保改造一座合格一座,并提前兩個月完成任務,成功打造了湘潭市“廁所革命”的“雙橋村經驗”。